座落在四川綿陽的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(以下簡稱“中物院”),是以發展國防尖端科學技術為主的大型科研生產機構。多位“兩彈一星”功勛都曾擔任該院領導。自2009年以來,因在國內重大技能大賽中屢屢獲得優異成績,威海職業學院先後有5名畢業生入職該院,並表現出過人的技能實力。比如2009屆畢業生孟慶津,進入該院僅四年多時間,已先後在該院、四川省和全國技能大賽中獲得獎項近10個,包括在2012年第五屆全國數控技能大賽中,獲得數控車職工組第一名,奪得全國冠軍。2013年,他先後獲得由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的“全國技術能手”、共青團中央授予的“全國優秀團員”等稱號。進而獲得中物院的高級技師資格,完成了一般人需要25~30年才能走完的路。已成為中物院高端技能型人才中的明星。
  其實,孟慶津只是學院培養的數控技能明星之一。在他的前後,學院機電工程系已有近20名同學,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、全國數控技術大賽山東省選拔賽、山東省數控技術競賽、山東省機電產品創新設計大賽、山東省職業院校技能競賽等大賽中獲得大獎。2007級數控專業學生賈魯,更是在第四屆全國數控技能大賽中獲數控銑高職組第二名,併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接受國家領導人頒獎。
  作為全國首批“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”、“國家高技能人才培養示範基地”,威海職業學院在實踐教學條件建設、師資隊伍建設、課程開發和教學改革中的持續創新,正是這一現象產生的奧秘。
  一
  2004年,集生態化、園林化、數字化於一體的威海職業學院新校園,在風景秀麗的雙島灣建成。這座占地3048畝,融會了海風水韻的校園剛剛落成,就被學院決策者置於更高的想象之中。院長金志濤明確表示:一所優秀的大學不僅在於校園的魅力,更在於鮮明的特色與內涵,在於能夠培養出一流人才。隨之,打響了專業內涵建設的第一戰役。
  這年秋季,學院組織了一系列關於師資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的專題講座。機電繫數控專業教研室作為基層教學單位,對如何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學團隊制定了規劃。針對5名碩士研究生理論基礎好、教學和實踐能力弱的特點,採取老教師傳幫帶的方式,提高他們的執教能力;假期派他們到企業頂崗,提高其實踐技能和工作經驗;學生上實訓課時,安排他們與實訓中心的老師共同授課,提高其技能教學能力。對3名來自企業的工程技術人員,則進行提升教學能力的培訓。對具有企業工作經歷的教師,通過專業交流和考取在職研究生等途徑,提高其課堂教學的執教水平。分批派遣教師外出培訓,開拓團隊的專業視野。
  經過持續的努力,數控技術教學團隊的實力顯著增強,團隊的知識結構和年齡結構日趨合理。
  與此同時,機電系還推出了一個特別舉措,由專業教師擔任班主任。此舉不但加深了學生對於所學專業的整體把握,更促進了教師對學生專業潛質的發現,進而因材施教。2006年,大三學生宗見在獲得山東省數控技術大賽學生組第一名後,這樣感慨地回憶:
  當初高考時,由於英語成績不理想,擺在我面前的有兩條路:一是填報高職院校,二是復讀或打工。父母希望我去復讀,但我認為自己就算上了三流大學,將來同樣會面臨就業困難,因為我身邊不乏這樣的例子。一番思考後,我冷靜地對父親說,我喜歡擺弄機械,上高職既能學習知識,更能練就技能,家有錢財萬貫,不如薄技一身,將來有一門技術在身,到哪裡也不用發愁。父親被我說服了。經過精挑細選,我選中了威海職業學院的數控技術專業。入學後我也彷徨過,但班主任老師發現我有技能發展潛力,不但及時化解我的思想疙瘩,還聯繫任課老師和實訓中心的老師,耐心輔導我製造軟件的應用,及時指點我操作中的優缺點,並不時給我增加一些新的練習課題。這讓我深感溫暖,覺得自己進對了學院的門,選對了專業的行,也成了我苦練技能的根本動力。今天能取得這樣的成績,我將終生感謝母校。
  如今,宗見早已是天津某科技有限公司的北京主管。
  二
  2006年12月,學院被教育部、財政部確定為首批“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”建設計劃立項單位。如何在三年內高質量地完成所有項目建設,成了學院內涵建設的第二大戰役。事後回顧,這也成了學院駛入發展快車道的里程碑。
  學院員工至今都清楚地記得,在院領導的帶領下,相關專業的教師不分節日假日,經常通宵達旦,全身心地投入到專業建設方案的制定和實施之中。
  在示範院校建設立項中,數控技術專業成了地方財政支持的重點建設專業,用於課程建設、師資隊伍建設、實踐條件建設的資金達2046.14萬元。這筆巨額資金的投入,使數控技術專業在以下方面取得了長足發展。
  ——教師素質發生質的飛躍,形成了具有職教特色的教學團隊
  從2007年到2009年,數控技術專業共有13人被派往職業教育世界領先的新加坡、德國考察學習,接受世界前沿的職業教育理念,為課程開發和教學模式改革奠定基礎。
  同時,在專業教學團隊建設中,積極實踐學院推行的“雙向兼職”機制。充分利用學院生產型教學工廠天諾數控公司、新東方模具公司的條件,將企業技術人員交換到實踐教學崗位,再以掛職和頂崗的方式,讓專業教師進入企業,參與企業產品生產流程與產品的研發,形成教學團隊實踐能力不斷提高的長效機制。
  此外,聘請國內數控技術專業頂級專家宋放之、金福吉為特聘專家,參與專業建設規劃,指導課程改革,開拓教師的視野。教學團隊成員打破分屬不同部門的局限,將數控專業與實訓中心的教師組合在一起,促進理論教師和實踐教師的融合。生產性教學工廠的12名技術人員,長期擔任兼職教師。
  ——以行動導向課程改革為突破口,深化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改革
  以行動導向課程改革為突破口,深化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改革,是示範院校建設的核心工作。這一時期,學院密集地邀請國內職教專家,為全體教師開展專業建設講座。院長金志濤在多次擔任主講中,持續深化改革的頂層設計思路。他從職業能力定位、職業崗位分析和工作體系構建等方面深入探討,創新性地提出了“基於職業分析構建課程體系,基於工作體系重構教學內容,基於行動導向改革教學模式”的系統課程建設理念。根據這一理念,數控技術專業按照典型任務來源於企業崗位實際,教學內容必須與企業生產實際同步的原則,重構課程體系、組織課程內容、實施課程教學。而這一改革的一個重要前提,就是通過調研,明確企業的生產實際。
  據此,數控專業教學團隊開展了扎實的企業調研,繼而根據對威海華東數控公司等多家知名企業的調研結果,與企業合作,共同開發了《零件測繪與機械CAD》、《材料應用與處理》、《機械加工工藝編製》、《數控加工工藝與編程》、《普通機床電氣控制實現》、《數控機床安裝與調試》、《數控加工自動編程技術》等專業核心課程。隨後又選擇天諾數控公司的產品為任務,提煉成教學載體,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,按照能力遞進原則,進行課程教學內容的設計和其他教學資源的開發。
  經過持續的努力,數控專業教學團隊先後建設了1門國家級精品課程、4門省級精品課程、4門校級精品課程、7門網絡課程。每門網絡課程都完善了網絡教學平臺、資源庫管理平臺及試題庫與在線考試系統,充分滿足了學生自主學習的需要。
  教學模式的改革,讓學生真正實現了在“做中學、學中做”。將他們的數控加工工藝編製、數控機床操作、數控機床安裝調試等能力培養,置放在課堂與車間場地一體化、實訓項目與教學工廠的生產任務一體化中去實施,創新了以生產性實訓為特征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。
  ——完善實踐教學條件體系,構建“五位一體”實踐教學平臺
  在學院的示範院校建設中,數控專業獲得的實踐教學條件建設資金,共計1738.1萬元。按照學院“先進性、實用性和體系化”的建設原則,以及構建從基本技能訓練到綜合技能訓練、從生產性實訓到創新能力培養的“五位一體”實踐教學平臺的要求,數控技術專業相繼建設了數控故障診斷與維護實訓室1個,數控仿真模擬實訓室5個,數控技術實訓基地1個,生產性教學工廠1個,FANUC數控技術應用中心1個,校外實習基地11個;與其他專業共享金屬切削加工技術、機械裝配與維修技術、電氣自動化技術3個校內實訓基地,共享機床附件廠等3個生產性教學工廠。這一強大的實踐教學條件體系,充分滿足了實踐教學的需要。數控加工設備由此實現了兩人一個工位,徹底告別了最初一個人乾,一群人看的現象。
  第二戰役的實施,最大收益者是學生。2008年6月,孟慶津先是與他的學兄武雷雨、劉帥代表山東省征戰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時,取得了二等獎的佳績;8月底,他又在第三屆全國數控技能大賽山東省選拔賽中,獲得二等獎。事後他這樣談了自己的體會:很多學生進入高職院校後,都覺得自己的大學本科夢已經破滅,人生沒有什麼好追求的了。但我認為不管什麼樣的學歷,都可以有自己的夢想。入學不久,我看到了學院完善的實踐教學設備,也感受到了雄厚的師資力量,便下定決心,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條件,將來一定要成為數控技術能手,讓自己脫穎而出。
  人生有了目標,日子就過得充實。孟慶津的兩位指導老師發現,這位來自山東濰坊的學生有著強烈的求知欲,他原本學的是機械設計與製造專業,但對數控技術專業的知識卻十分感興趣,不但在課堂上經常提問,下課後還會跑到老師的辦公室繼續追問。上數控機床加工和操作課時,他總是捷足先登第一個完成任務,接下來又開始思考新的加工方法。這讓數控專業的老師十分欣喜,破例推薦他參加了數控加工學習興趣小組。
  因此,在考慮2008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選手的名單時,老師們首先想到的不是大三的學生,而是正在讀大二的孟慶津。經過三四輪的競爭,孟慶津不僅取得參賽資格,而且在與兩位學兄組成的三人團隊中,被安排為隊長。
  隨後,孟慶津在各類技能大賽中更是一路告捷,相繼獲得第三屆全國數控大賽山東省選拔賽第二名、第二屆全國職業院校數控機床安裝與調試技能大賽優秀獎,以及威海市技術能手、山東省第三屆職工職業技能大賽優秀選手等稱號。當三年學習期滿,他先後擁有了數控車工、數控銑工兩個技師資格證書。
  當然不只是孟慶津,在示範院校建設期間,數控技術專業學生賈魯獲得第四屆全國數控技術大賽學生組第二名,另有兩名學生獲得山東省數控技術大賽一等獎、3名學生獲得三等獎,獲團體一等獎一項、二等獎一項。其中,4名學生畢業時被中物院選走。鑒於眾多學生在數控技術大賽中取得的優異成績,威海職業學院被中物院列入畢業生錄用來源單位。
   三
  2009年,學院順利通過教育部驗收,成為首批28所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之一,進入全國高職院校第一方陣。隨後,學院又打響了內涵建設的第三戰役:啟動了卓越工程、帶動工程、質量重點工程三項重點工程建設。其主要目的,就是重點專業追求卓越,以確立在全國同類院校中的競爭優勢。
  數控技術專業作為全院9個卓越工程建設項目之一,隨之採取了一系列舉措:
  ——著力建設在國內有一定影響力的專業教學團隊。一方面,實施“名師工程”,鼓勵專業帶頭人或骨幹教師在合作企業中參與大型企業決策,獨立承擔企業技術指導和產學研項目開發。2012年,專業帶頭人周文彬當選全國數控技術專業指導委員會委員;另一方面,開展常規教學示範活動,堅持每學期開始,舉行專業帶頭人說專業、骨幹教師說課活動;堅持每周一次教學研討活動,交流教學、教改及科研的心得;發揮外聘行業頂尖專家作用,及時跟蹤數控技術的前沿技術,提升教師執教能力和促進知識更新。
  ——強化數控加工學習興趣小組的功能,將競賽機制納入教學過程,形成以賽促教、以賽促學的機制。這一舉措,極大地激發了學生苦練技能的積極性,一批優秀學生脫穎而出。
  ——以仿真技術為主,開發立體化教學資源。借鑒國外教材建設理念,利用仿真技術,與合作企業共同開發集圖、文、聲、像、物為一體的立體化教學資源。將抽象內容具象化,學習過程職業化,過程管理規範化,形成不受時空限制的“教、學”資源體系。
  現就職於中物院的2012屆畢業生王學民,每當談起母校,感激之情溢於言表。他動情地說:沒有母校的良好教學條件和特殊的教學模式,我就不能對數控加工產生濃厚興趣;沒有數控加工興趣小組老師的悉心指導,我就不能取得那些成績;沒有老師做人做事的言傳身教和思維方式的影響,我也不能在與本科生甚至碩士生應聘中物院,脫穎而出被錄用。
  孟慶津在進入中物院六所後,始終保持著學生時代的執著追求和夢想,保持著在學院養成的嚴謹精細、刻苦鑽研的優秀品質。“愛琢磨”,這是六所很多人對孟慶津的評價。特別是師傅徐興泰,談起孟慶津的鑽研精神,言語間總是流露著欣慰之情。據他介紹,在出征第五屆全國數控大賽時,院里邀請了北京的老師進行為期一天的培訓。孟慶津十分珍惜這次機會,仔細研究老師講授的每個例題、每種方法。在老師對某軸類零件加工進行工藝講解時,他覺得這樣做雖然能很好地解決加工精度難題,但加工路線過程多、數據複雜,若借助自行設計的夾具來加工,可大大簡化工藝路線,但能否滿足精度要求卻是未知。他一時想不明白,便向老師談了自己的想法。老師認為很有新意,鼓勵他繼續探討。當天晚上,孟慶津一個人留在培訓中心鑽研,直到培訓中心快要閉門。功夫不負有心人。最終,他綜合兩種工藝路線的優點,設計出了一套全新的、簡易可行的工藝路線,在縮短加工時間的同時,保證了零件的各項精度要求。進而一舉奪得了第五屆全國數控大賽數控車職工組第一名。
  2013年10月,學院機電系教師走訪了中物院,瞭解5名畢業生的工作生活情況。中物院六所給予學生以高度評價,稱贊他們延續了在學院養成的良好學風和品質,具有很高的智商和情商,已以刻苦鑽研的精神和扎實的專業技能,在人才濟濟的單位中脫穎而出。
  昨天是普通學子,今天是技能明星。孟慶津等學子的成才經歷表明,在以抓“內涵建設為生命線”的威海職業學院這座“夢工廠”中,高職生不但同樣可以大有作為,並且還能成就技能明星的夢想。  (原標題:技能明星是怎樣造就的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i53oimpw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